夏天多流汗真的好吗?为什么中医养生不提倡“大汗淋漓”?
大暑刚过,天气实在炎热,一动就流汗,健身运动(哪种运动提高性能力)更会大汗淋漓。很多人觉得“多流汗能多排毒(皮肤排毒)”,这种看法是真的吗?很多中医(中医体质)养生理论都不提倡“大汗”又是为什么呢?今天就趁着大暑刚过的机会,来跟大家分享关于“流汗”的中医养生知识!
“大汗”易发“汗证”
首先,流汗并不能排毒。所谓排毒,大多是指身体的代谢“废物”。但身体主要负责代谢功能的是肝脏,而跟流的汗并没有什么关系。适当出汗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,在天气炎热、穿衣过厚、饮用热汤、情绪激动、劳动奔走等情况下,出汗量会适当增加,只要及时补充水分,不会有太大问题。
但如果排除上述因素影响,在头、面、颈胸、四肢、全身出汗超出正常量,就是异常出汗,中医称之为“汗证”。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、脉搏微弱、大汗淋漓、汗出如油、血压下降,甚至出现休克或痉挛、昏厥。汗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,包括:
自汗:多属阳虚(肾阳虚)、气虚(气虚)。阴阳失调、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,一般情况下是白天出汗过多。
盗汗:多属阴虚、血虚。以入睡后汗出异常,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症。
绝汗:脱汗,大汗淋漓。
战汗: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,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,全身汗出,发热,口渴,烦躁不安,为邪正交争的征象。
黄汗:汗出色黄,染衣着色,常伴见口中粘苦、渴不欲饮、小便不利、舌苔黄腻,脉弦滑等湿热内郁的表现。以及诸汗杂证等。
汗为心液 血汗同源
中医认为,“汗为心之液”,《素问・评热病论》记载:“汗者精气也”,而非人体代谢产生的“废质”。从中医对人体系统的认识来看,汗源于饮食水谷。水谷精微由脾吸收,传输到人体不同部位,比如,输送到心、肺,则变为红色,注入脉中成为血;流于皮肤(皮肤干燥怎么办)、肌肉、筋骨、关节之间为津液;因此血与津液同源,可互相渗透、转化。而汗为津液所化,人体津液随着阳气推动、阳气蒸迫,就从身体里出来生成了汗液。所以中医有“血汗同源”之说,也因此出汗过多除了引发“汗证”,还会带来很多危害。
损伤津液
津液出于腠理为汗,出汗过多会损伤人体津液,表现为津伤口渴、小便不利等。又因为“津能载气”,气随汗泄,天热出汗多就容易气虚,临床常见喘促气短(性生活时间短怎么办)、少气懒言、周身乏力、心悸等表现。
损伤血源
血汗同源,血因汗减。出汗过多,人体内能转化为血液的“源”就会随之减少,可能会出现身体痛麻、手足抽搐、心悸、头晕眼花等表现。
伤阴损阳,破坏平衡
“阳由汗亡”。汗由阳气蒸化,出汗过多会损伤阳气,易出现怕冷畏寒、手脚冰凉等。方回春堂一直强调让大家抓紧在夏日养阳助阳,也有这个道理。“阴随汗竭”。出汗过多会“伤阴”,则出现头晕目眩、腰酸膝软、五心烦热甚至抽搐等表现。
这也是夏季多清补、养生重视生津滋阴(滋阴)的原因。可以适当食用西洋参(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)、石斛、燕窝等清补食材。
破坏身体防卫
出汗过多,腠理空疏,则人体卫外功能减弱,“外邪”容易乘虚而入。许多人容易在流汗之后感冒(感冒吃什么)发烧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汗后正气虚弱。
日常如何避免预防?
运动适当。夏季高温天尤其需要注意,及时补充水分和适当的盐分。被褥、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,保持干燥。经常洗澡,可以减少汗液对皮肤(皮肤过敏)的刺激。出汗之后应及时擦干,更换内衣,避免受凉感冒。注意空调间的保暖,流汗之后避免受凉、吹风等。避免思虑过度,保持心情愉悦,注意劳逸结合。饮食清淡、清补为佳。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,可以多吃点酸的或者甘平食物,比如山楂、乌梅、大枣等,中医认为“酸能敛汗”、“酸甘生津”。